[1]杨雄威.“旧德”与“新机”:梁济与梁启超的道德对话[J].西华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9,(06):55-60.
点击复制
“旧德”与“新机”:梁济与梁启超的道德对话
《西华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[ISSN:1672-9684/CN:51-1674/C]
- 卷:
-
- 期数:
-
2019年06期
- 页码:
-
55-60
- 栏目:
-
历史学
- 出版日期:
-
2019-11-25
文章信息/Info
- 作者:
-
杨雄威
-
上海大学历史系,上海200444
- 关键词:
-
梁济; 梁启超; 国性; 新旧; 道德对话
- 分类号:
-
K203
- 文献标志码:
-
A
- 摘要:
-
1918年,梁济为保存“国性”而投水自杀。“国性”是梁启超在1912年提出的概念。梁济虽始终无缘与梁启超谋面,但在清末民初深受梁启超思想的影响。数年之后,梁启超得缘读梁济遗作并有所回应,从而构成二梁在思想史意义上的交集。梁济选择以一己之奇行唤回世人的庸德。梁启超亦敬慕英雄与奇士,不甘“以笔舌浪窃虚名”,但他终究还是依靠文章教化国民。梁济受梁启超言论的影响,主张道德救国,但梁启超并未真正践行己说,促使梁济对其从仰慕转向批评。梁济的道德实践,是以儒家“旧德”挹注共和“新机”的一个尝试。
备注/Memo
- 备注/Memo:
-
收稿日期:2019-08-09
作者简介:杨雄威(1977-),男,河北曲阳人,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,博士,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政治与文化史。
更新日期/Last Update:
2019-11-25